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52篇 |
免费 | 969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72篇 |
工业经济 | 117篇 |
计划管理 | 989篇 |
经济学 | 1370篇 |
综合类 | 1669篇 |
运输经济 | 66篇 |
旅游经济 | 134篇 |
贸易经济 | 761篇 |
农业经济 | 1631篇 |
经济概况 | 17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2篇 |
2024年 | 167篇 |
2023年 | 172篇 |
2022年 | 215篇 |
2021年 | 275篇 |
2020年 | 309篇 |
2019年 | 233篇 |
2018年 | 190篇 |
2017年 | 184篇 |
2016年 | 214篇 |
2015年 | 245篇 |
2014年 | 547篇 |
2013年 | 504篇 |
2012年 | 749篇 |
2011年 | 895篇 |
2010年 | 730篇 |
2009年 | 779篇 |
2008年 | 779篇 |
2007年 | 549篇 |
2006年 | 470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160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通过考察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过程,发现每次变迁几乎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变迁结果却差强人意;而且,由于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几乎垄断了农村金融,其进行自我变革的内在动力不足,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并引入制度变迁的跨时期成本分析,应进行“增量改革”,即发展新的金融组织以对现有的金融机构施加外在压力,利用市场竞争促使其进行自我变革,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以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42.
张桂红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18-25
知识产权(IPR)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贸易关系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并不排除中国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项下中国承担的义务不相一致的情形。如何使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符合中国“入世”承诺,是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否则,美国将会毫不犹豫地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尽管存在着多种导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但也要看到存在着多种抑制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调整,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教育的发展,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等一系列因素都将促进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虽然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的过程漫长,但我们相信最终会出现。 相似文献
44.
目前,陕西农村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各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优秀人才流失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农村落后及人才流失,农业生产特点决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受到限制等.应该从强化政府导向,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计划、培养经济带头人等方面人手,解决陕西农村人才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5.
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的供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供需是不平衡的.现实中比较注重金融服务的供给,需求往往被忽略。由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统治”的原理,应该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农村金融供给,不断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46.
47.
张建中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3(3):89-94
随着经济全球化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产生的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将贸易、投资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研究框架进行研究;而本文将贸易、投资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贸易、投资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动态作详尽的阐述和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48.
段练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4):73-77
中国已步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日趋凸显,株洲市更是进入了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本文分析了株洲市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低保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燕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5):5-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农村低保对象、低保标准及管理办法等,导致农村低保在各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均衡。在新农村建设中构筑立体的农村低保资金筹措体系、确定客观而合理的农村低保覆盖面及促进农村低保与其他农村保障制度合理衔接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我国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金深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58-62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考察和研究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于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